来自cnbeta资讯对小米的评论:雷军,请低调
时间:2012-1-1 作者:天空下的雨 分类: 业界观察 浏览:200211
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从客观的角度去评论最近火热的小米手机现象以及对雷军的个人建议。希望雷军能把重心放在产品的研发上而不是媒体的炒作上。最近价值10亿美金的小米很火。小米火是因为小米手机火。小米手机火,是因为它是雷军全力以赴做的一款产品。所以,小米火,是因为雷军,而不是因为别的。
或许你不太明白我在说什么,其实我也很迷惘,我很希望找到小米火的答案,最后发现,小米火的终极原因是雷军这个人。
当今年夏天我在微博上看到雷军要做一款叫做小米的手机的时候,我充满了期待。我不是被雷军那句要做一款面向发烧友的高端手机而期待,我只是被他之前在一次演讲和微博中说的:“这么多年来悟到的,要信命,要顺势而为”而打动。我很有共鸣。我很能体会一个人说出这番话时他是经过了多少困惑,经历了多少打击,思考了多少个夜晚才会在一个公众场合发表如此看透人生的真挚言论。所以我立刻在微博上成为了他的fans。然后,雷军也不止一次在微博上表示自己的偶像是乔布斯。很巧,我的偶像也是乔布斯,因为我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经理并能始终坚持自己信念而不被别的因素所影响的人。因此,当我得知雷军要做一款面向发烧友的高端小米手机时,我无限期待。
因为,一个可以笑看人生的人,一个把乔布斯视为偶像的人,一个在IT圈称得上是元老级的重量人物的人,一个不愁融资不愁技术人才不愁创业资源的人,一个号称要专门为发烧友打造一款手机的人,一个信心满满的说要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机的人,我认为,他要做一款手机,一定会是很惊艳的一款产品!而中国,实在是太缺少这么一款令人兴奋的产品了!
8月份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上,雷军的演讲依旧令人遐想联翩。1.5G双核,1G内存,4寸夏普屏,1900毫安大容量电池,硬件很不错,价格很便宜。可是,我却没有台下欢呼不已的fans们那种兴奋的感觉。我觉的,小米手机似乎和我想像的有点不一样了。
硬件配置确实很高很牛气。可是,既然是发烧级手机,为何在工业设计上看不到一丝令人激动的亮点?除了不断堆砌高规格的硬件,为何看不到其它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技术?
价格1999,固然很具性价比。但是,对发烧友来说,价格真的如此重要吗?根据百度百科里对“发烧友”的解释:是指对某种事物具有狂热爱好的一类人。这类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尝新,同时会愿意为喜欢的事物付出比常人更大的代价。
而一般被定义为发烧级的产品,它必然是与众不同的,它的做工,它的质感,它的品味,它的手感,它的内涵,都是独特的,令人沉醉的,让人爱不释手的,让人百看不厌的,而这些,是需要专业人士费尽心血设计并用金钱和用料堆积出来的。它绝不是讲求性价比的,它绝不会是为了价格而妥协的产物。对于发烧友来说,只要产品好,不怕价格贵。所以,我认为,这个定价和宣称的面对发烧友的这个定位,并不符合。
等到工程样机出现,权且不说出现的那些譬如掉漆、进灰、后盖不紧等问题,只从手机做工和设计方面来说,依然让人觉得没有任何惊喜。很普通的工业设计,很普通的用料,并不是很人性化的产品细节。是的,小米同学,除了CPU和内存,你不是一款面向发烧友的手机,你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你是向大众市场妥协的产物,你不是以乔布斯的理念为榜样而设计出来的手机,你不是一款能够颠覆中国手机形象的手机,你不是我所期待的手机。你是中庸的,你依然走在中国品牌手机前辈们走过的道路上,你依然和市面上大部分普通的手机们手牵手并排走在了一起。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你这些国产手机中富二代,你有很多光环环绕,你背后的团队很明星,但这依然遮掩不了你那张平庸的脸。如果说这就是发烧级手机,那我相当之失望。
随着小米手机10月份的真正上市,根据雷军对媒体的说法,目前小米手机已经卖出将近40万步,而且都是以很夸张的方式瞬间卖出大批量的。例如9月5日起预订量就已经超过了30万台。而12月18日小米网站开放销售3小时内就卖出10万台。面对这样的数字,我无法辨认真假。我只觉得,面对这样的数据,对于小米或者雷军来说,面临的,其实是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让小米感觉彻骨冰寒的一面就是小米首先产品质量或细节直至上市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断会出现很多问题或者投诉。这和它发烧级的定位是有严重冲突的。然后就是严重的产能不足,不管雷军给出的理由如何,事实就是在眼前,9月份30万的预订量需要每周1000台到每周几千台的这种速度去发货,这种购买体验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吊足消费者的胃口,最大限度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热情。不过,希望小米能够明白,这个好的结果是要建立在产品真正能够让消费者满意的基础上的。当你的实际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热切期待时,消费者的失望情绪会瞬间膨胀爆发,其造成的影响和口碑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不是天天在媒体上给出惊人的销售数字就能弥补的。
而让小米渐渐持续高烧不退的并越烧越厉害的,则是它的过度营销和脱离实际的宣传了。如果说,雷军在8月份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上说的要做面向高端发烧友的手机以及世界上最好的手机真的是他深思熟虑的产品定位和运营方向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实际产品显然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如果说产品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只是因为雷军没有手机制造经验,因此低估了既定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那其实,只要小米能够做出适当的解释和行动,并将宣传口号和营销方式向现阶段产品的更为实际的定位靠拢,相信消费者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因为,作为一款国产手机,作为小米发布时带给大家的震撼和期待,小米手机所承载的国内消费者对它的期待实在是太多太沉重了,消费们其实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们是可以接受这样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的。对于真正在努力的实践者,我们这些消费者是有宽大的胸怀和时间去支持并等待的。
很可惜,小米,或者说雷军,并没有选择走向理性的那条道路。他依然在偏离实际的轨道上越驶越远。
首先,我们从小米手机的营销方式上来看。小米手机的营销方式是什么?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饥饿营销”。这个营销方式也是雷军的偶像乔布斯所擅长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雷军是在向自己的偶像学习。
然而,我不知道雷军是不是真正看懂了自己的偶像。因为从理性的情况分析来看,雷军这样一个本身在中国IT乃至创投圈都已经是偶像级或者说是教父级的人物,他对乔布斯的理解和研究,应该是比我们这些普通大众更为透彻和深刻的。可是,随着小米手机的上市以及推进,我觉得,雷军似乎只学到了乔布斯的招式而没有学到乔布斯的内功。这就好比金庸小说里的侠客,学武功只学到了师傅的招式,却忽略了内功的重要性。同样的武功招式,一个内功深厚,一个没有内功,就决定了使用者今后的道路。一个能够仗剑走天涯留下无数动人传说;一个,就只能闹市卖艺博彩头为生了。
乔布斯的饥渴营销,其实是建立在他对产品的完全把控以及对产品品质苛刻要求的基础之上的。首先乔布斯本人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产品经理,没有之一。他是真正以产品为导向并坚持贯彻这个理念的人。他知道如何设计出最新最潮最优秀并广受欢迎的产品。对于喜爱苹果产品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在经历长久焦急等待以及期盼幻想的难熬日子之后,真正将最终产品拿到手时只会被产品的完美设计及优秀体验所迷醉,那么消费者就会立刻忘记等待时的焦虑和不愉快,只剩下内心不断澎湃的激动和惊喜。所以,饥饿营销看似简单,其实真的太难了。必须要有一个顶级的产品经理去开发出优秀甚至接近完美的产品,才能配合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营销方式,很明显,小米手机目前达不到能够采用“饥饿营销”手段的标准。
可是,雷军依然在坚持这种看似效果卓然的“饥饿营销”。不断的在媒体上发布关于小米手机广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的的文章来营造出形势一片大好的气氛。依然不断在强调小米1.5G双核的优势,并开始强调,同等价位内性能最高,同等性能时价格最低。其实,潜意思就是说,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是最好的。这也是广大米粉在面对一些消费者或质疑时最常说的一句话。那么,既然雷军已经意识到其实小米手机最大的优势是性价比,那为何还要坚持不松口的对外表示小米是为发烧友而生的手机?为什么还要坚持说之所以会出现很多质疑是因为消费者期望太高?
既然雷军已经看透了人生,领悟了成大事要顺势而为并且需要很大的运气,那难道就看不出有因必有果这个道理吗?为什么消费者会期望值太高??是他们凭空想像吗?其实,雷军自己应该懂的。消费者期望过高,乃是自己太过高调,太过自信。从发布会那一刻起他已经给所有关注小米手机的人们埋下了期望过高的种子,随着雷军不断的将“要做世界上最好的手机”、“只针对发烧友这个用户群体”、“整合摩托罗拉及各大顶尖公司人才超豪华创业团队”等等刺激人心的炒作辅料通过媒体对人们心中的种子进行“施肥呵护”,终于长出了这个“期望值太高”的恶果。
雷军至今依然对媒体说自己其实很低调,自己没有炒作。我依然表示看不懂雷军究竟是什么心态。从小米手机的受众群体来说,最开始关注小米手机的,必然是真正的发烧友和专业人士,然后再因为媒体的不断报道和炒作慢慢让很多普通消费者也开始关注小米手机。那么,这个受众人群必然是智商和受教育程度都在一定水准之上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包括我,应该没有几个傻子,应该都是有正常的思维逻辑能力的,应该都是能分辨得出什么是实话什么是谎言的。所以,明眼人应该都知道,雷军没有说实话。其实从小米手机发布以来,雷军一直在炒作,一直很高调。
雷军面对媒体时,仍然自豪的说,小米没有做一分钱广告,但小米的关注度相当之高。是的,小米确实没花钱去做广告,因为,有雷军如此卖力的利用一切他可以利用的免费资源去宣传,确实不用花钱去做广告了。以雷军在中国IT圈的地位和人脉,才能有如此强大的宣传效果。可是,再好的营销手段,也敌不住产品上的巨大...
Continue